100文学天堂
  1. 100文学天堂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587章人强胜天
设置

第2587章人强胜天(2 / 2)


从推小怪到精英怪再到推倒了六个大boss之后秦始皇一度想要找匈奴当下一个的目标只可惜没能成功的将战场转移过去……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统治者的个体不同对于『民』这个概念或者说其理解范围总是在晃动着变化着。

就像是在后世所谓生长在红旗下也会有官吏就很自然的脱口而出『贱民』、『刁民』等词语一样。

在家中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已经有了不止一堆。杀一只蟑螂不难但想要将蟑螂从家里清除出去其难度就直线上升了。

斐潜所能做的也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和这些大汉顶级智囊讲得更透彻一些然后将防护网做得更牢固一点然后留下一些能够加固能够预防能够修补的方法至于最终千百年后能做成什么样子斐潜也不清楚。

『前秦之时以关中川蜀养军战之六国民不得粟酒王不得新衣……』斐潜缓缓的说道『如今以函谷而据山东莫说诸位便是民亦可酒新年亦得衣请问何也?』

荀攸说道:『盖因亩产所差是也。管子所云「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齐鲁之地富庶胜于秦也尚且如此何况前秦之时尚无郑国渠之时乎?』

另外一旁的庞统也说道:『秦开郑国渠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以为盛事加以笔墨。然如今关中一钟之地众也河东陇右川蜀汉中皆有数万顷此便为上下之别是也。』

斐潜缓缓的点头。

其余人也基本上同意这个说法。

华夏上古亩产量多少因为具体没有文献所以也不太可能知晓但是肯定不多。一来是粮食培育体系还没有建立二来是生产工具还是十分的低下。

上古只有大概的描述比如《孟子》之中有记:『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礼记当中也有几乎相同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时期这个产量的标准大概是得到了比较广泛认可的按照中等田亩来算产量差不多是八十到一百一千克。

当然这是皮重。

华夏古代收成要是去壳的话还要减掉20%-30%的重量。

孟子所记的标准是在齐鲁是在相对来说地势平缓灌既方便的地方而当时的秦国是西戎是游牧居多没有郑国渠然后还是青铜器主要用来作为兵刃农夫大多只能用木棍木铲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农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主要体现为铁器牛耕和灌既农业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时期各国都兴建了许多重大的灌既工程如吴国开凿的邗沟、魏国魏惠王开凿的鸿沟、魏国西门豹主持修建的漳水十二渠、秦国蜀郡都江堰、秦国关中的郑国渠、秦朝岭南的灵渠、楚国的芍陂工程等等。铁器牛耕和灌既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直接表现为粮食平均产量的提高。

到了汉代初期就基本上是一亩一石甚至一石半了。

斐潜问道:『既如此地何以增产?』

『哈哈此乃种肥灌耕四事可增之培除收拾四者可减损也。』枣祗对于这个当然是熟悉得不得了噼里啪啦一顿说。

斐潜又是点头然后问道:『如是春秋战国之时各国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为民乎?为战乎?大汉四百年水利农桑之术君何重之?又或君何轻之?』

众人思索起来。

这个问题的答桉么不是没有而是不好回答。

毕竟之前口号都是震天响。

『故国不可忘战。战于天地战于内外皆是也。』斐潜缓缓的说道『知其有战方重农桑水利明其利害方可合力向前。』

『周田井田之公殆于春秋战国之私。前秦之所法可胜六国之军却败于六国之民。故胜军者易逆民者罔也。』斐潜看着众人『故而何为时过境迁何为与时俱进便是此理。上古之民刀耕火种如今牛耕铁犁何可同之?上古民之困也田无所余吏当无为以免其乱今民可得余得其温饱便思荣辱此乃大势所趋不可挡也。上古刀耕之时衣不得衣之食不得食之如今天下之民当无人愿是如此罢?』

『科举亦是民之所欲也逆之则殆顺之则生。』斐潜总结道『有汉以来若耕者有其田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莫不如此。如今关中胜山东非关中之民有三头六臂之能只因关中民争于先而山东之处唯有世家豪族之子争先罢了……』

斐潜很难给大汉的这些人普及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清晰理论毕竟斐潜当年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也是费了半天劲才勉强明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力反作用力等等的相关问题那么又怎么能指望大汉这些根本就没有相关概念的人能够讲两三个词就可以恍然大悟触类旁通?

因此斐潜只能从最为基础的也就是这些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来讲来延伸到科举制度上并且科举制度也确实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诞生出来的……

科举是大量寒门子弟的政治述求。

寒门不是真的穷而是小地主。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唐时期而一个制度的产生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基础在隋唐时期地主经济发展迅速从战乱到安定的过程当中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家昌盛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地主的基本生活及得到了满足便开始对政治有所向往。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上层政治集团随意剥夺必然会产生出其政治代表并且要求给与政治上的利益倾斜……

这一点即便是在后世也经常看到。

嗯这里指的是米国。

斐潜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复杂就是时代在发展谁都不愿意再回到上古过苦日子。

官吏也是一样。

谁当上官了之后还依旧认为自己是『民』的还愿意退回去做一个『民』的?除了那几位伟人和少部分信仰值高的官吏之外相信大部分的官吏打死都不愿意。

斐潜也不例外。

还有庞统荀攸司马懿等等都是如此。

有时候进一步得生退一步就死。

熊大已经用他的肉体说明了一切。

华夏人是善于总结的。

大汉只有三只脚清流外戚宦官然后某一只脚不成了大汉就歪了倒下来了。

隋唐统治者便看到了前车之鉴觉得要搞好多只的脚才安稳于是正好数量众多的小地主阶级开始开始向往政治权利开始追求更加细致的更加安稳的生活上下合力之下科举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

那些原本的垄断者就被吊路灯上了。

因为科举制的产生破除了之前的门户看法使得一些人即使出身贫穷也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政治地位不再是贵族子弟一手遮天的局面。

这个制度的面试使得寒门子弟看到了未来心中有了希望就不会走向绝望。同时通过考试而产生的官吏也多少具备一定的才能即使出身低微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翻身不公平的现象相对来说减少一些民间积攒的怨恨也就随之减少从而为社会的整体安定带来一定好处。

在统治者眼中想要使得社会安定人民没有暴动不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想出一个能够使得人人信服的方式科举制度便是如此。

斐潜想要阻止魏晋的危机再一次在华夏大地上重演并不是杀掉司马懿而是要建立起一个新颖的人才选举方式也就是科举。

科举的导向力量无疑是巨大的所以儒家也借着科举长盛不衰。

斐潜现在要做的就是在科举开始之前除了统一思想并且让这些人代替自己将这种思想传播出去之外还需要在科举最开始的时候掺杂进去农业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考试方法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免科举单腿蹦跶走歪路。

『三月公达负责右扶风子敬负责陇西陇右之郡县科举』斐潜分派任务『仲达河东上郡北地子瑜去汉中。至于上党太原依旧是梁道负责川蜀让元直安排……』

『诸位』斐潜面容严肃『此去监察科举之制固当重之然集各地郡乡老大姓令其知晓科举之妙顺应天地之理亦为诸位之重任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