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文学天堂
  1. 100文学天堂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433章商用军用的区别
设置

第2433章商用军用的区别(2 / 2)


徐晃和魏延都不由的或是轻声或是默念重复了一下。说实在的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在斐潜建立整个的商业经济的时候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财去修建道路所以起初的这些道路很多都是商队自行开辟出来的。

商人为了追逐利益可以铤而走险枉顾律法就别说为了赚钱修一条路了。

远在传说之中在黄帝炎帝以及尧舜禹担当部落首领的时候在华夏大地上的交通就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到了公元前两千年的时候华夏就已经出现了可以提供牛车和马车行使的宽阔道路。

当然这个宽阔是相对而言的。

到了商朝的时候所谓的商本身就是商人而这些商人为了销售货物便有了修筑护养道路的记载商汤的祖先服牛乘马远距离经商点亮了轮子车辆等等的科技点揭开了以畜力为交通运输动力的历史。经过夏商两朝长期的开拓到西周时期可以说华夏的道路已经初具规模。

周朝之时两京之间甚至开辟出了一条被称之为周道的专用宽阔平坦的大道然后又以两京为中心向四方扩散修建成等级不同的呈辐射状的道路成为了华夏最为基础的道路体系。

秦代就不说驰道这华夏最早的国道不管是战略上的思维还是实际当中的道路长度简直是超越了世界上同时期的所有国家。

而汉代么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汉代并没有在秦朝的基础上再次发展道路的建设工程唯一可以称道的是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之所以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汉代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很差另外一方面则是汉代又采用了郡国分封的模式大量的国中之国导致地区经济体的猖獗甚至为了收取商税在一条路上设立几十上百个的关卡收钱在这样的情况下道路怎么可能有更好的发展?

可以说除了那条丝绸之路汉代对于道路的拓展是非常差的还不如唐朝。

下一次华夏大规模开设道路特别是在华夏东部东南部布置道路网的则是到了宋代。

而宋代也是一个商贸高度发展的时间。

可是仅仅依靠商业开拓道路确实有一定的便利可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徐晃沉吟了片刻基本上是看出来了指了指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商队以逐利为重故而若是无利可图便是无路可通。

斐潜点头表示认可。

这就是商人开辟道路的最大问题。

先不说那些难以通行的区域比如山道险滩什么的就单说一般的情况关中和川蜀对比就看得非常的明显了。在关中因为人口众多乡县密布所以道路四通八达而在川蜀盆地虽然也和关中一样是四山环绕但是很明显的在川西的道路就比川东要多很多。除去一些地理上的原因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巴西人口密集商贸好而巴东则是相对稀疏利益少所以基本上就除了几条重要官道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道路。

商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自然就要从军人的角度去考虑。

斐潜往前走了几步到了汉中的沙盘面前。

关中汉中如今有数道可行子午傥骆褒斜陈仓斐潜在沙盘上指出来陈仓陈旧傥骆褒斜渐开子午道么

斐潜不由得看了一眼魏延。

魏延以为是斐潜在询问子午道的情况便是接口说道:子午道较为险峻若以精兵攀援而进可也若是欲行车辆则难矣。

斐潜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故而当下道路若引为商用则足矣而欲用兵不足用。故而当拓其道路只不过开拓道路所用财货皆为不菲

用兵之道内以靖安外以御敌斐潜缓缓的说道又有兵贵神速之要川蜀汉中之地乃处南北交通之要又有勾连东西之需商道军道仓廪军寨各有其用当细细规划

斐潜转头看了看徐晃和魏延如今汉中川蜀周边初定羌人賨人巴人氐人皆受重挫当无力反复此便绝佳之机也

战争只是用来打破一些规则并且是在友好协商之下无法达成的情况下才会动用的手段之一并不是手段的全部。

现在从关中到陇右从汉中到川蜀再加上士族子弟基本上全数都被青龙寺大论所吸引也就是说不管是从地方豪强还是到山林蛮夷从士族子弟到下里巴人都暂时不太会跳出来和斐潜搅合难道不是最佳的一段时间么?

想要富先修路。

这句在后世几乎是耳熟能详的话语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若是没有大基建狂魔的称号在天灾人祸面前华夏的抵抗力至少要被削弱三分!

公明斐潜继续问道潼关之处以塬为界分上下内外转运之法汝以为如何?

徐晃点头说道:确为良法也。

潼关地形险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这样险要的地形上不管是走五里长坂还是登上麟趾塬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车马人各种货物如果是单一的运输队列在五里长坂耽搁一阵然后单行道上卡在麟趾塬的山道上那就简直是一场灾难

基本上来说就像是原本是四车道然后在潼关之处变成了单行道可以想象车流会在这个地方卡成什么样子。如果不是采用内外转运的办法利用机械吊运货物而是继续用老办法那么运输的速度和频次就会严重受阻。

解决了瓶颈自然就可以加速流通。

思维方式决定了技术改进的方向而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更多的效益。

斐潜指了指在沙盘边缘高高隆起代表了山脉之处道潼关之法可用于子午傥骆褒斜陈仓等诸道乎?何处可用何处最佳便是二位将军相商而定后公明可实地察之上报于某遣派工匠劳役修葺之足可节省往来之困通达东西南北是也。

魏延和徐晃对视一眼然后各自略有所思起来。

对于汉代当下的交通来说确实是在某些地方存在问题一个是商道基本上属于扩散型的道路难以构建成为网状。另外一个问题则是转运点偏少甚至根本就没有只能是从头到尾的走。

因为行商基本上都是走从乡村收集原材料然后再返回销售成品的路线所以如果像是斐潜这样做成了沙盘来看便是很容易的看出以城镇等为商贸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形态这就使得主要的通道卡在了沿着城镇的限制上有的明明只有一山之隔便是不得不绕一大圈过去。

因为进山开辟道路对于商人没有任何好处自然就没有建设道路的动力了而对于军事上来说价值体系便是全然不同。

而这种完全和商业体系不同的视觉角度从何而来?

当然不可能是斐潜坐在关中骠骑府衙之内然后拍着脑袋这边修一条路那边挖一道沟

作为魏延他在川蜀汉中都待过也作战过对于其中那些道路重要那些要点困难自然十分清楚以他的意见为主做出一些道路的改进的主要框架当然就会比较切合实际。同时作为在关中看着商贸一步步发展起来并且亲自到了潼关督建新城有充分的利用技术来解决一些高低落差亦或是水陆转运困难经验的徐晃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改进魏延的框架最终建设出符合汉代当下生产力并且能促进地方和中央经济发展的道路来。

交趾雪区等等边缘区域的货物如果说来回走一趟按照大汉现在的交通工具一年都未必能够走一个来回但是如果说分成阶段式的运输呢?

从交趾到川蜀然后再从川蜀到汉中汉中转运到长安这样长距离的运输变成了中短距离那么不仅仅是大汉连带着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