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文学天堂
  1. 100文学天堂
  2. 耽美小说
  3. 欧皇崛起
  4. 第2006章 口音很重要
设置

第2006章 口音很重要(2 / 2)


正是靠着在开普敦建立的几个简陋的农场,荷兰殖民者在开普敦扎根下来,并不断扩大地盘,最终形成了殖民地,而非殖民据点。

而且,早期的荷兰人,也不是只移民荷兰人来开普敦,而是移民了大量德意志穷苦农民甚至法国农民。毕竟,当时荷兰商业氛围浓厚,荷兰人不是去搞航海殖民了,就是在为航海殖民服务。种地这种不怎么赚钱的事,只有德意志农夫和法国农夫才会干。当然,也有不少荷兰贫民接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雇佣,来开普敦讨生活,办农场。所以,后世的南非白人,血脉很杂,并非只是荷兰人后裔,也有不少德裔和法裔。因为种群驳杂,导致当地荷兰语口音都被带歪了。然后,布尔人的南非荷兰语,变得跟荷兰语越来越不像,成了新的语言。这也导致,后来黑人翻身后,欺负布尔人的时候,他们也不会选择移民荷兰。因为,他们说的南非荷兰语,已经不荷兰了。

……

这些原本历史上的事情,给了马林足够的经验教训。因此,马林非常重视殖民地的教育。不但重视文字教育,对于口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特地弄出了标准音标,不允许读错。

永远不要小看口音对政治的影响力,即使是同文同种,说着同一种语言,若是口音有差异,也会产生隔阂。

就像明朝官场,就有很明显的地方派别之争。比如,齐党、楚党什么的。最大的派别之争,就是南方官员和北方官员的对立。

至于为何如此?一开口,差异就出来了。所以,很多时候,同乡们不得不抱团取暖。因为,别人和他们格格不入。

但是,这个问题,在21世纪的华夏,显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特别是从80后开始,大家普通话都说得贼溜了,天南地北的人,很难听出口音差异了,地域歧视什么的,渐渐减少了。到了90后、00后,人家小孩子在学校里都只说普通话了,比上一辈人更加没口音差异了。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80后以前的70后和60后,因为普通话普遍不好,还大量存在同乡抱团的情况。但从80后开始,因为大家都说很流利的普通话,地域差异开始变小,人们隔阂也不像以前那么重了。

当然,80后是华夏普通话开始大力推广的承上启下的一代。所以,很多农村出生的80后,普通话也讲不太好。这主要是因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教师严重缺乏。那个时候,有一种人叫做“民办教师”。我们姑且不论这些民办教师对华夏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但客观地讲,这些民办教师水平真的不咋地。很多乡村民办教师中的语文老师,自己就不会讲普通话。他们教出来的孩子,自然普通话也讲不好。后来当时的“小中专”师范培养出了大量专业的老师,撒向农村,才渐渐改善了这个情况。到了21世纪,国家强制规定课堂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然后,00后和10后的孩子们,平时在家都满口的普通话了。

而说着相同的普通话,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第忽略掉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不再有同乡抱团的行为。因为,大家都讲普通话,不存在任何交流困难,也就没必要跟老乡抱团了。而方言,往往都是在和家里人打电话时,才会用到。

所以,有了前世的经验教训后,为了让国民(包括殖民地的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加强,同时消除区域差异,避免出现如同原本历史上一般的“布尔人”,马林下令——在修建开普敦城堡的同时,挑选传教士,携带“标准”教科书,教当地孩子学习“标准发音”的德语和英语(弗里斯兰语)。甚至,以后会在开普敦殖民地推行标准德语和标准英语的发音考级,考级不合格的不准担任公职。如此,也能逼迫当地人不改口音,避免和本土产生文化、语言和认同感的差异。

为此,马林事后在纸上写下了“口音很重要”的句子,并一连写了三遍,表示重要程度。然后,派人送给凯撒,让其好好领悟和理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